|
國內首次!克隆技術在奶牛良種繁育領域取得新突破近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奶牛種業創新團隊培育的「克隆奶牛」順利出生。這是國內首次採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對現存群體中的百噸優良個體進行種質復原保存,並用於良種奶牛高效繁育,取得了體細胞克隆技術在良種奶牛培育中擔當核心和關鍵角色的新突破。 初生的克隆奶牛重56.7千克,體高76厘米,體斜長113厘米,出生後半小時開始進食初乳,臨床檢查健康,體型花色與體細胞供體奶牛完全一致。目前,基地已經陸續出生了3頭克隆牛。 記者了解到,這批克隆奶牛是依據生產性能記錄和體型評定,選擇群體中高產長壽和抗逆性能優異的明星奶牛,採集耳緣組織,培養皮膚成纖維細胞,通過核移植生產克隆胚胎,並進行胚胎移植,使其成為百噸明星牛群體的核心成員。首批移植的120枚克隆胚初檢妊娠率達到42%,200天以上在孕率達到17.5%。標誌着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進一步成熟,首次將克隆技術成功用於奶牛良種培育的關鍵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繼2022年10月奶牛活體采卵-體外胚胎生產(OPU-IVP)技術應用取得成功之後,在奶牛良種繁育技術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靳亞平介紹,「體細胞克隆技術在新領域的應用,避免了引進活牛的生物安全風險,極大地挽救了瀕臨淘汰的優質種質資源,對於實現國內適應性和抗逆性良好的超級奶牛重生和擴群,形成超高產奶牛育種群體,為選育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良種母牛和後備種公牛提供了優質資源。」 來源 | 央視新聞 |